一九九一年初夏,傳來「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籌備成立的消息,在她之下將有各洲的分會,各洲之下又有地區或城市的分會。架構的順序「由上而下」,實際的行動則是「由下而上」,在世界、各洲尚未組成之前,許多地區或城市紛紛積極組織分會。扼守美西大門的洛杉磯,是全球擁有華人和過往華人最多的海外城市,自然也不例外,一九九一年秋,「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於焉誕生。
對一個正派的文學社團來說,如要使她能受到社區的重視,同儕的肯定,必須要有持續不斷、永無休止的努力耕耘,而暱稱為「洛城作協」的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正是依著這個規章在經營的。
洛城作協初創時有會員五十餘人,至今已倍增至百人以上。文友們本著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相互合作、相互切磋的精神,和本身對文學的愛好與執著,人人都為這個大家庭貢獻心智,出錢出力。十二年來,除了舉辦過無數次文學演講、座談、會員新書發表、節慶聯歡會等一般性的傳統活動外,還與世界日報圖書部合辦圖書大展,贈書僑教中心,出版會刊《洛城作家》等等。
此外,洛城作協還舉辦過多項具有特殊意義的活動:第一是創辦中文寫作班,共辦了兩期,有二十四位愛好文學的年輕朋友參加,如今他們許多都成為洛城作協會員,並發表了許多作品;第二是成立了屬於自己的「洛城作協」出版社,為文友出書,申請版權,至今已為會員及書友出書三十餘冊;第三是組團與中國大陸作家協會交流互訪,自一九九四年起,雙方已相互訪問共八次;第四是多次為此間中文學校聯合會的作文及詩歌朗誦比賽義務擔任評審,為海外第二代華人耕植中華文化盡心盡力。
還有更值得一提的,是洛城作協分別於一九九八及二000年主辦了第四屆北美華文學術研討會及第四屆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會員大會。一九九八年的北美學術研討會共有來自全美各分會的代表近百人參加,邀請到華盛頓大學東亞圖書館館長周明之博士及著名詩人?弦分別作學術及文藝演講;聯合報副刊組副主任兼北美世界日報副刊主編田新彬、世界周刊主編蘇斐玫、國際日報副刊主編董桂因三人為「讀者、作者、編者座談會」主講人。兩千年的世華大會則有來自全球五大洲的文友近三百人與會,包括林澄枝、陳香梅、司馬中原、王瓊玲、廖玉蕙、趙淑俠等學者、教授、名作家共聚一堂。這兩次會議是洛杉磯開埠以來,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華文文學聚會,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洛城作協平均每個月至少要辦一次活動,最近一年來,為文友辦的新書發表會就包括了王逢吉顧問、蓬丹〈兩次〉、古冬、潘天良、張棠、周愚(兩次)、王娟等人。這一年裡出版了兩期會刊(十二期及十三期)。二00二年五月的會員大會,正逢邀請的十七位大陸作家來訪,會中並請到台灣女作家朱秀娟及大陸山西省作家閻晶明各作一場文學演講,當晚的晚宴席開三十桌,創下了洛城社團宴會人數的最高紀錄。七月暑假期間,與加州杜瓦蒂市(City
of Duarte)教育基金會(Education Foundation)及洛杉磯空軍大鵬聯誼會共同邀請台北市光復國小國樂團來美訪問,在美國主流學區及華人社區各作一場演出,極獲好評,演出完畢並暢遊南加州地區各旅遊聖地,達到了國民外交、宣慰僑胞及旅遊的三重目的,為全團六十餘位小朋友(連同老師、家長共八十餘位)留下終生回憶。十月雙十國慶,在洛杉磯華僑文教第二中心舉辦會員著作展,展畢贈書百餘冊予第一、第二中心,供社區愛好文學的華人同胞閱讀。二00三年伊始,舉辦了徵文比賽的頒獎典禮,該項徵文是為洛城作協成立十二周年而辦,於去年秋天發出通知,在美加地區一百餘篇應徵者中選出前三名及佳作共六篇,分別發給獎金、獎狀,得獎作品並在《洛城作家》第十三期中刊出。
洛城作協另有一項別開生面的活動,就是每兩個月為文友舉辦一次慶生會,為了不使活動的次數過於頻繁,都是合併在一般活動中同時舉行。遇有慶生會時,必定是有吃(自助餐、蛋糕)有喝(紅酒、可樂、茶、咖啡)有玩(猜謎、講笑話、歌唱),更吸引人的是,最近兩年來,會長陳春生每次都私人提供一百元現金供壽星抽獎。
洛城作協成立迄今,先後有五位會長,分別是:蓬丹、蕭逸、周愚、文驪、陳春生。這五位會長的相同處,是對文學的愛好,與對文友的服務,都是百分之百的滿分。
除了上述五位會長外,洛城作協更有一個強大的鑽石「顧問群」,包括《藍與黑》作者王藍,《花鼓歌》作者黎錦揚;《滾滾遼河》作者紀剛;洛杉磯孔孟學會會長游芳憫;著作等身的前東海大學教授王逢吉;美國達人中、小學董事長鄭惠芝。
會員方面,現任副會長曉亞、前任副會長黃美之、世副「擦身而過」專欄作家莫非、詩人簡捷,都是創作豐盛,多次獲獎者。楊強長於戲劇、劉忠毅精於電腦、王克難中英雙語著作、于疆為電器工程專家、周西年逾八十仍寫作不輟,他們也都多次獲獎。八噸(本名王芸)、王娟新近崛起,寫作力旺盛。胡志偉為南加州名政論家,張明玉為名編劇家,曉魯為加州大學比較文學教授,卞學珍為中醫,何念丹、張棠、董國仁畫寫雙棲。此外,還有多位也任職於新聞工作,張之元為電台主播,盧威、馬昭君分任報社副社長及總編輯,楊秀濱、陳十美為雜誌社負責人。這些文友的成就,真可說是各擅勝場,各有千秋。
洛城作協的文友,齊心齊力,互助合作,每次辦活動,都是大家一起動手。會員中有自營公司行號者,但到會裡來,自己則成了掃地搬桌椅的清潔工。也有在大企業任高級主管的女強人,但遇有作協舉辦活動時,她自己則成了替來賓端茶倒水的「小妹」。
如果問這些人為什麼對此甘之如飴,且樂此不疲,我想了很久,得到唯一合理的答案是:「文學的魅力」。 |